降伏煩惱 28

降伏煩惱
 第二十八講
忠、信

 
實際,我們這輩子,如果把一種戒能清清凈凈拿下來,據估計,當今世界還沒有,就是從凡夫位去修。這個需要一個過程,前面這些鋪墊沒有鋪墊好的、鋪墊不扎實的,都很難做到。有多年的鋪墊,就有抗衡的東西。
就像敵人來了,我們喊兵上去,發現沒有幾個小兵。正智慧就是我們的兵,我們的正智慧要是一群一群的,個個強悍的,當然就不怕了。
有時候,我們就是一個小兵,拎著個破槍,面對著高大勇猛的「坦克」。拿著破槍去捅「坦克」,我們怎麼捅?!
菩薩戒,是要養成固化的習慣,怎麼都不會犯了,是要盡未來際的,有意、無意的也不會去犯。如同現在放一堆狗屎在那兒,我們不會有意、無意去吃了。不會的,達到這個效果就好。
慢慢練吧,從此就堅守。因為菩薩戒不是盡形壽所守的戒,不是這一輩子形體、壽命了了就了了,不是的。菩薩戒是盡未來際,是永遠、永遠、永遠……
我們去發一個誓願:效忠一切佛、一切聖者,在我們目前能力範圍之內,我們拼命也做到這個。如果我們是戰士,死守一個陣地。我們死守,我們誓願與陣地同在。絕對不失守,絕對不失去我們的貞節,貞節就是忠。
《優婆塞戒經》講誓願是什麼?誓願就是戒,戒就是誓願,也就是播種機。從此以後,不管我們守沒守,它都形成守戒的功德。
我們要念念之間跟上這個,如同肥料跟水一樣,促使它長啊、長啊、長啊。別播完種以後放那兒放著,它不長,因為需要五根、五力才長。
我們這個沒五根、五力是很難長的。那怎麼辦?我們去硬拱著它長,我們時刻盯著,靠我們盯著來長。盯,就是精進;盯,就是定;盯;就是念。我們有沒有五根、五力,自己算就算出來了。所以我們要狠盯,保證開花、結果。
待著沒事兒就盯著,搞個最簡練的語言詞彙,先背下來,不管走到哪兒,別人看我在這兒坐著呢,實際我滿腦子在那兒忠呢;別人看我在說話呢,我滿腦子忠呢,因為我這個忠已經無功用行了。我們要達到這個火候了,也不妨礙自己說話,不妨礙自己做事。就像跑步訓練,最初跑步訓練的時候,滿腦子都是跑步訓練。等我們跑幾年以後,一邊跑,一邊妄想。訓練完成了,妄想一個沒少,這叫互不妨礙。
等我們這個忠,在心裡不停地搞,又不妨礙手頭上的事,那我們就達到了無功用行,那就好了。那時候別人想讓我們犯一下,也不會犯了。
我們為什麼要念念搞?就是需要五根、五力。我們念念之間搞,就是五根,就是五力,也是精進,也是定,也是智慧嘛,智慧的人才守戒嘛,這也是念念之間的念。所以,我們都算有了。還怕我們這個不結果?那就是怪事了!
我們這個成熟之後,只是一個枝,長一個葉、開一朵華,華敗了就變成一個果。那麼我們是戒華、戒果、戒葉、戒枝、戒幹、戒根。
如果從小就一心地忠於佛的戒法,那麼多年過去了,現在已經長好大一棵樹了。
我們現在都在忠於自己的習氣,現在就是無選擇性地去忠於魔?我們還在費這麼大的力去抗衡我們的種種惡習,我們很難掙脫出來,正好方便一下,忠於魔得了?!要知道,良禽擇木而棲!要不然的話,自己也沒有出頭之日。就說呂布吧,當時好多人都羨慕他的長相,因為佩服而追隨他的也有好多人,但是,在他那兒又忠又義,結果呢?沒有個什麼。
所以說,我們要知道,我們是忠於魔還是忠於佛?是要有分別的。
我們現在想得到一切,怎麼辦?想得到什麼就布施什麼,可以嗎?比如想當皇上,還能布施個皇上位給別人嗎?如果說修因,那要修什麼因?求菩薩戒。好只求菩薩戒,做這個皇上也一定是末代皇帝。要修忠啊,要是沒有修忠就要做末代皇帝了。可是修忠不是布施啊,怎麼會得到皇帝的果呢?
現在修忠是布施嗎?我們想想,在忠的時候,是在布施什麼?身口意嘛。我們把身口意布施了,我們去修忠。表面上看,不是在修皇上命,沒有布施皇上位給別人,但是由於忠這個因,將來人人忠於我們,從實質上看,還是皇帝了。
這是另外一種布施,並不是自己現在已經有了這個皇上的權利,把權利布施了,再得這個權利,不是的,這個是用自己的身口意在布施。我們現在沒有那個因,只有這個因,用這個因來換取那個果可不可以?可以。只要這個路線是正確的,我們就是修忠。
說心裡話,我們忠於別人,別人現在得到一點利益,但是他虧死了。因為,我們對他忠一下,他就對我們至少忠十下,搞不好一萬下。讓他忠我們一萬下,那多好呢。我們對他忠一輩子,那人對我們忠一萬輩子。
如果我們對佛忠,那就不是一萬個果了,那就是十萬個果,一百萬個,那個果就更大了。
那麼,我們能說讓佛來忠我們嗎?是嗎?未成聖果之前一定是人去還的。成聖果以後,就直接轉成我們的一種福德,一種威德了。他用那個還了,也就是說,我們走到哪兒,我們的威德、福德,不說是金光燦燦,也是耀人眼目。所以說,因果我們要是學到最深處的時候,就會發現,不一定是布施什麼就能得什麼,因為這些東西我們沒有。在自己有的東西情況下,一定要盡可能布施,因為我們布施掉的不是失去了,是更好地擁有了,它會變得更多、更好。如果說我們沒有去做,它就會越來越萎縮。
比如我們每一個月發錢,在銀行裡,拿出來一百就用了一百,也就是說我們拿出來的時候,它就越來越少了。
我們要是布施呢?就像種種子一樣,農民往地裡撒,看著失去了,在結果的時候,那一粒搞出一堆粒,拿回去了。
我們的福報也是一樣,放在銀行裡,一點一點拿出來用,這是一種方式。還有一種方式,就像農民種地,這也是一種方式,看著沒有了,結果自己是更多、更好地得到了。
如果對比的話,當然是國王直接布施出去王位比較快。我們修忠要忠多少才能達到呢?我們這個發願,要多少功德往裡填呢?布施來得最快。
國王布施王位、布施大臣。比如御貓是皇帝的四品帶刀侍衛。皇上把他布施給了包公。皇上在包公那裡將來會得到多少御貓呢?所以說,皇上也在布施啊,他就能把忠臣布施出去。按理來講,皇上要是有一點自私自利的心:「御貓不放我身邊,我就不安全,我怎麼可以放在包拯那兒呢?」皇上差點就被殺了呢,五鼠鬧東京時,差一點被殺了。因為五鼠急了:「什麼意思啊?我們叫鼠,你叫貓,你說我們誰武功高吧?就不服氣。」因為在這之前,五鼠沒有碰到過對手。所以,皇上也差一點沒命啊。作為皇上,他也怕啊,但是,他怎麼怕,也沒把御貓從包公身邊調回來。舍出去就是舍出去的,不會再要回來。不過也確實叫御貓,一個貓就鎮住了五鼠。
再說老百姓,肯把東西都布施出去嗎?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,自己擁有的,能布施出去就是最高明的。
他是皇上,他比我們多,但是他擁有的能布施出去,我們擁有的能不能布施出去呢?只要我們擁有的我們能布施,都要用自己所擁有的去布施。其實,還是平起平坐的,就是都用已經擁有的去布施。
我們將來是修菩薩行,菩薩行將來是要攝化一切眾生的。在菩薩的眼睛里,不存在著誰是魔,誰是好人,誰是壞人,都是該我們攝化的。
我忠於你,恰恰就是我將來成佛那天,你這個魔忠於我。我還怕忠你?!真是。這個魔,是指外在的。忠,要有對方哦,沒有對方,忠什麼呢?不是自己內心的魔。
 
待續
國歷: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一日
序列號:RFZ-HN00012018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