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伏煩惱 26

降伏煩惱
第二十六講


目录
保持正見... 1
珍惜因緣... 1
菩薩行... 1
四弘誓願... 2
 
 

保持正見

有太陽光在,就不存在著黑暗。見解上,我們要保持正,就沒有邪見;我們要保持明,就沒有無明;我們保持智慧,就不存在著愚癡。

珍惜因緣

我們想「明」,想有智慧,想保持正見,就要多學習正法。
如今,我們與佛陀正法有這麼點緣,這個緣是有限有量的,我們要好好珍惜啊!珍惜就會長一點,但是只會長一點啊,好可怕的!好多人那點法緣耗盡了就再也學不了了;也有人是把法緣敗盡了。一旦法緣了了,就再也學不下去了,因為那個緣是有限有量的。
千萬記住:法緣是有限有量的,自己能學下去,一定要珍惜啊!!!

菩薩行

我們都希望佛菩薩幫助吧?但是,我們又不願意做佛菩薩。如果我們也做個佛菩薩,就跟聖者同類了,我們也去陪護眾生啊!
如果只是把自己搞乾淨了,也就脫離眾生了,怎麼辦更好一點呢?很簡單——心燈不滅!
身與眾生為伍,吃喝玩樂就吃喝玩樂嘛,但我心燈不滅,這就叫菩薩行!!!

四弘誓願

我們的行為往往都受著誓願力的影響。什麼叫戒?就是誓願守,叫戒。這戒,不管做到、沒做到,都做到了。
誓願,吻合了《優婆塞戒經》業品之余那句話:
惡戒之人,雖殺一羊,及不殺時,常得殺罪。何以故?先發誓故。
現在發了誓願,就是守、不守都是步步為營;做到、沒做到都有了。這個時候如果有五根、五力,它就會發芽,就開始長了。反正這一路走下去,就會播啊、種啊,即使是搞一遍也行啊,因為是誓願、大誓願,最大的誓願。
這是精華啊!絕對是果地聖人在結集律藏的時候編寫的,這都來自於律藏。
現在我們要知道它是什麼?它的精要是什麼?哪塊兒配合了哪塊?來自於佛典哪一塊?它的重要性是什麼?這個真是有道理啊。
這個不但是誓願要有,而且你這個誓願為什麼要有都全了。
比如說,眾生無邊誓願度,為什麼要發這個誓願呢?因為眾生太苦了,什麼苦都清清楚楚,太苦了,我們的大悲心也隨之建立。
這種誓願力,縱然是你落入小乘了,由於這個誓願力支撐著,你也就鉆出來了,你就救苦救難去了,因為這種誓願力促使你。除非哪一天你懺悔了,誓願力就沒了;只要不懺悔,這種善誓願力和惡誓願力是一樣的,是永遠存在,永遠受報。你發什麼誓願就受什麼果報。
因為眾生太苦了,我們就誓願去救他們,這個果報就總要受,那我們就坐不住了,看到誰苦就拎起誰;不像現在我們看到誰苦就趕緊躲。現在大家只有躲的誓願力,還沒有救苦的誓願力。
這個就是來自於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十迴向,十迴向太多了,多得不知道往哪兒聯繫。這個是一句話就說一個事,它就能聯繫得起來。
這是根本啊,如果連皈依的資格都沒有,那就太玄乎了。這個是圓融的,大小乘都包含了。
編寫的人是菩薩級的人物啊!成道的人就是成道的人,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啊,所以說他的作品萬古流芳,你找他人都找不到。
什麼是住持三寶、一體三寶,現在人沒有什麼人能搞得懂。他這個絕對是經的意思、經的語言。他美妙的把三聚戒、苦集滅道拼在一起了,這個高啊!
他沒有跟你說戒,只讓你發誓願了,有誓願就有戒存在,你想沒有都不可能,你自己都不知道,僅僅一個三皈依就守戒了,而且還不知不覺中就上道了,上菩提道了,太高了!
先發著誓願,管它懂也好,不懂也好,先發著,發到一定程度的時候,總會有人告訴你。快成熟的時候,就得往深處搞一搞了,能趕得上的就趕了。
我們看這一段:
善男子!汝等既皈依三寶,已獲本體,則心有所皈,身有所皈。當起妙用,發大誓願。所言妙用大愿者,應觀苦集滅道四諦,而發四弘誓願:
一觀三界九有一切眾生,未度苦諦三苦八苦,無量諸苦,迷真逐妄,不思出離。是故汝今發願,度盡眾生。
二觀三界九有一切眾生,未解集諦,十使、見思、五住等惑,纏縛不脫,隨業報生。是故汝今發願,斷盡煩惱。
三觀三界九有一切眾生,未安道諦,戒定般若,十二部經。無熏聞思、不知修學。是故汝今發願,勤學法門。
四觀三界九有一切眾生,未得滅諦。迷覺體者,不信佛心;悟覺體者,分證未圓。是故汝今發願,必成佛道。
汝今既知觀境發願,當以慧照現前。隨我語言,至心合掌。恭敬對三寶前,發四弘誓願。
我(各稱法名)眾生無邊誓願度
我(各稱法名)煩惱無盡誓願斷
我(各稱法名)法門無量誓願學
我(各稱法名)佛道無上誓願成。
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,這四句話是不是很合了三聚戒?
眾生無邊誓願度——饒益一切眾生。煩惱無盡誓願斷——誓斷一切惡。法門無量誓願學——修攝一切善法,外加佛道無上誓願成。三聚戒,再加一條成佛道。
如果聰明點,有智慧點,還可以再變化變化,依苦集滅道發四弘誓願,怎麼發?
善男子啊,你們既然皈依三寶了,那麼什麼是你的妙明真心呢?那你的心也就有所皈依了,就應該生起妙用了,就要發大的誓願。是什麼呢?你們應該觀苦集滅道來發四弘誓願。
一是要觀:三界九有的一切眾生,三毒、八苦,無量諸苦等,一切苦,都在迷真逐妄,不思出離,所以你們應該發願,度盡眾生。觀苦無邊,從而發願,眾生太苦了,無量無邊啊,我要度盡這些感受無邊苦難的眾生。
二觀:三界九有一切眾生,未結集諦,五住等惑,種種煩惱,纏縛不脫,他們都隨著自己的業而受報,投胎受身,所以你們今天要發願,斷諸煩惱。——觀集,而發願。
三觀:一切眾生,他們沒有安住在佛道上,沒有修戒、修定、修般若智慧、學十二部經,沒有受熏陶,也沒有聽聞佛法、思維佛法,都不知道修學佛法,所以你們要發願,勤學法門。
這個就是行一切善。有這種觀法,去行一切善,知道這個善的點是哪方面的。
四觀:三界九有一切眾生,沒有得滅諦。怎麼樣能破除這些迷惑、煩惱、痛苦?如果迷了這個覺悟的本體,對妙明真心不能覺悟,就不會信佛心是什麼,就是不會信佛家的妙明真心是什麼。假如你覺悟了這個自心的本體,分證未圓,你現在知道妙明真心了,而且在自己身上已經找到感覺了,但是只是在自己身上找到感覺,離開這個身體就難找到感覺。我們現在能見一里地,算我們本分的話,那第二里地、第三里地怎麼見不到呢?是不是都能見到?隨著功夫的提高,我們的見就無限地提高。每見一段,就是這一分獲得了。再獲得一分,再獲得一分,分分獲得,就圓滿了,就證得自性圓滿的用了。我們一個世界明白了,就是阿羅漢的境界了;我們可以在兩個世界明白,三個世界明白……甚至坐在這兒,西方極樂世界也能明白。分證到最後,還剩下最後一分無明,等覺菩薩了,就把那分無明也拿掉,那一分也證了就圓滿了。是故發願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
既然知道觀境發願,我們就應該在三寶前恭敬的一心合掌,發四弘誓願。
眾生有三毒、八苦,無量諸苦,因此我某某發誓願,度盡一切眾生。
眾生集來的煩惱、纏縛太多了,因此我某某發誓願,要斷盡一切煩惱、惡業、習氣,煩惱誓願斷!
由於一切眾生都不知道佛法,不知、不願聞思修一切佛法,因此我某某發誓願,法門無量誓願學。
眾生都不明白妙明真心,不明白覺悟的本體,不知道無上佛道是怎麼回事,因此我某某發誓願,無上佛道誓願成。
 
 
待續
國歷:二零一八年二月四日
序列號:RFZ-HN00012018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