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月集 43

指月集

第四十三講

引導熏陶力

 
恩師開示:「一個人的言談舉止,需要從小熏陶和練習,不然等老了再想學,就很難糾正了。
我小時候看電影,曾經在家對著鏡子練過,別人看到了大驚小怪的,還以為有病了。
上學也練過,老師、大人都說要坐正。偶爾對著鏡子坐正,有一點點感覺,知道坐正了,人就很有正氣;你歪的時候,就邪了。
有的人啊,對著鏡子是去看自己好看不好看,真是『一片白雲橫谷口,幾多飛鳥誤歸巢!』
作為父母,要教會小孩子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,從小教育,效果會更好,因為越小越有可塑性!
可以著重引導小孩,這樣的行為、神態、表情、言辭、動作給別人的感受是什麼?你看動畫片的時候,那個人的神態、表情、言辭、動作給人的感受是什麼?我們希望自己達到什麼樣的?實際,只要熏陶幾次就可以了,小孩可靈活了!一旦他們透過大人說,自己會在外面留意這個事。大人時不時的提醒一下,實在不行就讚歎一下。比如,小孩在看電視,你就大力讚歎一下:『哎呀,這個人的神態、表情、言辭、動作給人一種享受,舒坦!』你只要在那兒感慨就好了,對於小孩來講,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。但是,也有一點不好,就是小孩兒會拿著這把尺子來衡量大人,他會告訴你神態不對、言辭不對、動作不對……
這個時候,大人該怎麼面對呢?這個時候的態度對小孩兒的影響非常大。應該馬上帶著虔誠、感恩的心去謝謝他,說:『是啊,我沒留神。雖然是我無意識的一個舉動,也會影響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!我確實沒做好,也希望你多多提醒我!』這個時候,小孩兒會認為你是個可塑的對象,會覺得『孺子可教也』!
他在提醒你的同時,就會對這樣的事越來越重視,偶爾他同樣的事沒做好的時候,會馬上反應出來。因為,說別人說多了,自己這塊兒能反應出來。
這塊兒非常重要,是關係到小孩子一生的事。如果會做,大人不用教他,只是感染他,都能把他感染成!如果大人不會,教也教不來。甚至還有的大人往邪處教,比如『那麼好的東西,你給別人幹什麼啊?!』這就把人給教邪了,教錯了。教會了小孩吝嗇、慳貪。從因果上來講,註定讓小孩將來完了。從緣上來講,也完了。然後大人還在渴望——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!
大人喜歡布施,可以影響到小孩子的。但是,布施功德也是不一樣的。這都需要大人有絕對的智慧。比如布施,原本可以結十個果,但是用大歡喜心去布施,可能會結二十個果。如果是慳貪、吝嗇的心布施,有五個果就不錯了。發心不同,結果不同!
如同小孩的教育,要靠大人引導。同樣一個人修行,需要師父的引導。
實際,在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裡面講的很清楚,為什麼需要師父呢?就是可以很快讓自己達到。沒有師父行不行呢?行,但是,需要長久的時間、極大的辛苦。」
 
 
待續
國歷: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七日
序列號:RFZ-OZ00022018-43